关于之前和同学讨论去漫展的事。
此人和朋友一起审了摊,总之是打算去交换一些同人制品。但是和同学谈起的时候,对话总是:
“你要去漫展?”
“是的。”
“出cos吗?”
“不是……是出摊这样。”
被误解,总是有一点“哦,原来你不了解我”的感觉。
虽然对方的确没有义务了解我的爱好,毕竟关系不是很近,但为什么,人们在想到去漫展的女生的时候,总会想到出cos呢?似乎是因为“去漫展”和“cosplay”这两件事,由媒体的宣传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人们倾向于将它们归于一类,而听到一个女生要去漫展,便将其归入“去漫展”,即“cos”的类别里。
正如同当我搭了水手服出门的时候,实际上是偏水色的打扮,在提到的时候还是说,“她很喜欢JK制服”。我的确喜欢JK制服,但我不认为用一个宽泛的类别来诠释所有包含水手服和西装制服的搭配是完全而详尽的。我们可以用“蓝色的装饰很好看,很丰富”来描述,而不是急于将其纳入已知的类别中去。
世界被分类越缩越小。
目之所及之物确实能被数个笼统宽泛的类别囊括,但如果依赖于这些类别,视野中的细节将飞速褪色,眼界看似广阔,实则无止境地退缩至狭窄,空荡干瘪皮肤黏附萎缩骨架,行将就木。但若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耳朵去听,用你的口舌去问,细节会把它们填补滋养直到生动清晰栩栩如生。
比起被认知,更希望被看见。

但是小鸟总是肥肥的很可爱。写作这篇文章的,有没有可能不是人类,而是一个热爱同人创作、喜欢研究穿搭的鸟呢?
发表回复